行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媒体>>行业新闻

    【新电途】图文解析电力文明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点击数:17102016-05-23 08:20:59 来源: 电力金具|铁附件|电力铁附件|生产厂家——邯郸市永年区中原电力金具配件厂

    本期和大家聊聊电力文明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前;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


    第一阶段(1879-1949):

    驱散黑暗-十九世纪末工业文明因电力工业的出现而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它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着每一个农耕社会的角落。而此刻的中国却正处于一个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速下滑的轨道上。130多年前,电力文明的火炬从法拉第的手中辗转到中国时,与其说它带来了文明,不如说它带来了更多的苦难和沉重。点点的电力之火,燃亮的却是一个破碎、僵化、腐朽、挣扎的旧中国。

    1879年5月28日 (清光绪五年四月初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工程师英国人毕晓浦(J.D.Bishop)在乍浦路一幢仓库里,以10马力(7.46千瓦)蒸汽机为动力,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发电,点燃碳极弧光灯,全国第一盏电灯问世。

    1882年(清光绪八年),英籍商人立德尔(R.W.Little)招股筹银5万两,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和中国第一家发电厂,安装1台16马力蒸汽发电机组,1882年7月26日19时,机组开始发电,向外滩一带的15盏弧光灯供电。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的起步,它比全球率先使用弧光灯的法国巴黎火车站电厂晚7年,比爱迪生建立美国纽约珠街电厂要早2个月,比日本东京电灯公司早5年。


    1888年(光绪十四年),当清工部安装在仪銮殿的第一台电灯照亮慈禧太后生命中最后一段旅程时,电力文明的星星之火借洋务运动三位重臣——李鸿章、左宗堂和刘铭传之手,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始燃烧。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清光绪帝宣布变法,创建京师大学堂,设电学课程,为今清华大学电机系前身,始为中国电气事业培养人才。


    1912年(民国元年),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云南昆明石龙坝水电站建成。同年,中国第一条万伏级输电线路23kV石龙坝水电站至昆明的输电线路建成。


    1916年(民国五年),上海华生电器厂建成,相继建成中国第一台变压器、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同步三相发电机。


    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强行接管东北各地电力设施,成立“满洲电业株式会社”,在东北建设了水丰和丰满水电厂,抚顺、阜新等火电厂,并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电力系统。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略中国,随日军所占之所,均将电厂强占军管,由日本电力联盟派人进行管理。


    1938年~194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通过独资和合办形式,分别在湖南、贵州、四川、甘肃、云南等地设立电厂。但终因战局变化,海防失陷,海外订购机组无法及时运进,以及燃料供应不足、煤价与油价激增等原因,迫不得已而停业者众多。


    1942年~1949年,解放区的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筹建自己的电站,如被誉为“边区创举”的河北平山县沕沕水水电站、河北曲阳县葫芦山火电厂、山西长治县刘伯承电厂等。这些电厂的建成投产,不仅为军工生产提供了电力保障,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立下了不朽功劳,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电力建设人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人均年用电量才7.94千瓦时,相当于现在我们家庭客厅里的立柜式空调开4个小时的用电量。当时除东北仅有一条220千伏和几条154千伏线路,其余地区只有以城市供电区为中心的发电厂及直配线。中国当时的电力工业处于极为落后的地位。

     

    第二阶段(1949-1979):

    艰苦初创-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创业艰难百战多。中国电力工业一边引进设备、管理、技术,一边学习、消化,开足马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期间虽经历“大跃进”、“中苏交恶”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相比,电力工业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中华大地,饱经磨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电力事业至此腾飞。


    1952年1月,阜新电厂正式扩建,扩建工程是"156"个重点工程(苏联援建)的第一项,中华大地上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由此发端。9月17日,汽轮发电机组比计划提前一个半月完成安装。毛泽东主席发来嘉勉电,祝贺提前完成发电机安装工作。


    1953-1957年(一五计划),“一五”计划是新生的共和国大踏步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开始,“一五”完成后,电力迅速支撑起了共和国的经济大厦,新中国工业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

    1953年,丰满水电厂二战接管后的扩建工程为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的156个援助项目之一,扩建为当时我国最大水电厂,李鹏曾当过副厂长。


    1954年1月,苏联《真理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来自中国的消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1954年1月23日竣工,1月26日正式投入运行。这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369.25公里),从丰满水电站到李石寨变电站,这是中国输电线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58-1960年(大跃进),大跃进“超英赶美”战略,电力工业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随之进入“大跃进”发展阶段。电力工业的“大跃进”依据“先简后繁、简化发电方法”及“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建设方针,导致电力工程投产后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粗放型的发展导致的系列负效应不得不随后进行调整。



     

    1958年12月,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在闸北电厂投产;1959年11月,第一台5万千瓦机组在辽宁电厂投产。



    1966-1976年(文革期间),十年动乱,把电网建设视为“条条专政”加以错误的批判。种种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影响了电网的正常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相比,电力工业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1970年12月,葛洲坝水电站开工兴建,该工程当时因地质勘探工作做得不够,施工出现困难,不得不中途停工3年,重新设计,直到1988年才全部建成。



    1972年12月,国产第一台20万千瓦机组在朝阳电厂投产。按照当时备战备荒的要求,电力建设违背了客观规律,选址上推行"山、散、洞"布置,朝阳电厂要求进洞,最后,由于地质原因,两台机组全部退出,成了地面电厂。仅这一个项目就损失1000多万元。如今,朝阳市西北十五公里的这个山洞,仍然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尘封已久故事。



    1972年6月16日,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自行施工安装的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刘家峡-天水-关中线路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电网建设从高压时代尝试进入超高压时代。从220千伏到330千伏,这一步足足走了18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以此为标志,我国电网开始步入远距离、超高压送电和大电网互联历史新阶段。

    在这不到30年的时间里,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29.9倍和58.7倍,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电网也初具规模,建成里330千伏和220千伏输电线路533公里和22672公里,变电设备49万千伏安和2479万千伏安。但是人均净用电量只有218千瓦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需要。

     

    第三阶段(1949至今):

    万家灯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电力行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百花园中的最亮丽的花朵之一,向全世界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经过一代代电力人的不懈奋斗,完善的供电网络,覆盖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巍巍铁塔,铮铮银线,织成锦绣中华的壮丽画卷。青山、绿水,铁塔好比脊梁,它撑起了祖国昌盛的未来;蓝天、白云,银线好比琴弦,它弹出了民族富强的明天。


    中国电力,已经站在了世界电力的先进先列。回首1879年上海英租界里第一盏电灯的微弱亮光,到2015年底,中国实现了全部人口用电,中华大地,已然万家灯火。


    1981年12月21日,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平武线(河南平顶山~湖北武昌)建成投入运行。


    1983年,我国第一座较大规模的民用光伏电站建于甘肃兰州,初始装机容量是10千瓦。


     

    1986年,我国第一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场在山东荣成并网发电,揭开了我国风电发展的大幕。


    1989年9月18日,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葛上线(葛洲坝~上海)建成投入运行。葛上线的建成,使华中、华东两个大电网实现了强联网,开创了西电东送的新格局,并使我国的超高压输电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安装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并网发电,从此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


    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兴建。,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2006年11月28日,浙江玉环电厂国产超超临界百万千瓦1号机组投产。这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12月1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国能单县生物质发电工程1台2.5万千瓦机组投产。


    2008年12月30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投入运行。


    2010年6月18日,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

     


    截止2015年,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五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超过2.2万公里,累计送电超过3300亿千瓦时。我国电网正式步入特高压时代。中国的成就,被国际大电网组织称之为“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15年2月3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


    2015年0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宣布: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至此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倡议、国家战略,中国电力将走向世界,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创造人类社会美好新生活,开启人类文明新篇章。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
Copyright © 2016 邯郸市永年区中原电力金具配件厂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21646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2902000584号

分享到:0